关于天山雪莲,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太平经》有云:“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道家思想认为,万物之中人最灵最贵,故医道两家在生死观上的相通构成了两者之间广泛而深刻的内在逻辑关联。所谓“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民谚也有“古来医道通仙道”的说法。现代陈寅恪先生曾言:“本草药物之学出于道家”,道教作为我国唯一的本土宗教,中医药学的发展也深受其影响。
鲁迅先生曾表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早在两晋时期,民间已开始编纂《道藏》。唐代以后,道经被纳入国家编纂和刊刻的范围,唐玄宗李隆基举国之力搜寻道经,编纂成《开元道藏》,这也是我国道教史上的第一部道藏,其间收录了众多药用典籍,在临证各科、食疗、药物学等方面都有巨大贡献。在《开元道藏》中,将“天山雪莲、铁皮石斛、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肉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称为中华九大仙草。时隔千余年,九大仙草仍旧在各自领域大放异彩,发挥着显著的治疗、养生与保健等作用。
在长期的修道证真的过程中,道教创立了系统的养生理论,并形成了体系庞大、包罗万象的道教养生学,是我国传统养生学的集大成者。那么,天山雪莲为何能入围最懂养生的道教和自唐朝起官方认证的“九大仙草”之列呢?我们或许可以从《周易》的根本思想“一阴一阳之谓道”说起——
《周易》中,把自然、社会中诸如天地、日月、寒暑、动静、进退、水火、男女等具有对立关系的事物或现象,都赋予阴阳属性,使阴阳成为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沿用至今,阴阳的概念也渗透进医学领域之中。
关于天山雪莲,《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其地有天山,冬夏积雪,雪中有莲,以产天山峰顶者为第一。能补阴益阳,老人阳绝者,浸酒服,能另八十者皆有子。治一切寒症。此物产于极冷之地,乃阴极阳生故也。”《阅微草堂笔记》记载:“塞外有雪莲,生崇山积雪中。此花生极寒之地,而性极热。盖二气有偏胜,无偏绝。积阴外凝,则纯阳内结。”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北阳南,天阳地阴。天山雪莲禀受天时,生于极冷之地却阴极阳生,故性温而热、地胜药灵。天山雪莲外在的生长环境及其阴阳属性,正合“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家哲学思想整体观,也是宇宙万物的本性及变化的基本规律。积阴外凝,纯阳内结,补阴益阳,各守其乡。天山雪莲既能祛寒除湿、活血通经,让经络通畅;亦能温肾助阳、补阴益阳,令阴阳平衡,世人盛誉其为“寒湿仙草”、“益寿仙草”,“补阴益阳”的功效也体现了中医阴阳互根互用及相互转化的基本观,这也是《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哲学思想体现,即阴阳和合。
天山雪莲合其“道”,是为道教养生学和自唐以来官方认证的“九大仙草”之一。
《上古天真论》中,黄帝曾问岐伯:“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岐伯答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从此一问一答中,我们也可感知先贤对生老病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中医整体观的基本理念,这亦是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哲学思想的体现。
人须知其“道”,方能度百岁,颐养天年矣。
天山脚下,高昌故国,吐鲁番是全国最热的地方,这里常年高温少雨,而在这里生产的葡萄属性却为寒性;天山峰顶,冬夏积雪,在这一片雪山雪海之中,天山雪莲却“积阴外凝,纯阳内结”,以温性之躯反哺世人。极热之地结出清冷之果,极寒之地绽放温暖之花,新疆天山雪莲制药有限公司出品的雪莲养生葡萄酒将天山峰顶孕育而生的温性天山雪莲,辅以天山脚下自然生长的葡萄,高下相倾、阴阳互根,由此阳得阴助、生化无穷,追求的就是“阴阳和合、天地造化”的万物生存之义。
一盏佳酿,涤荡千年,天山雪莲与葡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二者合其“道”、使人知其“道”的文化底蕴也在这雪莲养生葡萄酒中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