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方兴 逐绿而行丨科士达高密绿色智能数据中心,推动建筑设计智能化新未来

2024-12-10 16:49   来源: 互联网

2024年11月22日,四川成都,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电气分会主导,科士达与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百城百院·走进设计院”——建筑电气新质生产力技术交流会”在基准方中总部天府匠芯圆满落幕。


会议以“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探讨行业变革下的创新与融合,旨在通过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之间的交流互动,创新思维、技术创新、传播创新的跨界连通,以及学术、技术、艺术的相互融合,实现建筑电气设计与产品深度的优势共享,引领行业进步。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电气分会杰青组长、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三院电气总工郑宇为会议主持,到场的重要嘉宾有:基准方中集团党委副书记、成都市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张菁女士、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电气分会副会长、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监、电气总工程师杜毅威先生、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电气分会常务理事、杰青副主任、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电气总工程师胡斌先生等,为大会做重要致辞,并对会议表示高度关注,强调技术交流对推动建筑电气领域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为专委会会员单位,科士达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

凭借超过三十年的行业经验,科士达在UPS电源、温控与微模块、电池、光伏、储能等领域持续创新,提供全链条的高密绿色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形成了闭环智慧能源方案,不仅是引领行业的智慧能源领域全能方案供应商,也是金融、通信、教育、医疗、政府、轨交等行业客户长期且重要的合作伙伴。

在AI高算力和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建筑设计院正聚焦于智算中心的建设,强调绿色、低碳、生态和可持续性。科士达数据中心产品部总监谢畅先生指出:“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的基石,其稳定性、效率和绿色供电对于保障算力基础设施至关重要。科士达与时俱进,全面布局高密高效绿色智能的智慧能源产品,并提出‘光储充’+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数据中心未来发展的关键。”

高能整合:高密、绿色、智能


高密度与绿色化并重: 科士达YMK3300系列模块化UPS以其双变换效率高达97.1%的卓越性能,以及“1平米1兆瓦”的超高功率密度,引领行业潮流。该系列UPS支持模块级与柜间级休眠,确保在负荷波动时始终保持最优效率。HECO模式下,在旁路高效供电的同时,提供高效谐波治理与无功补偿,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供电的完美融合。

节地降耗的一体化电力模块: 科士达PowerFort一体化电力模块突破传统分散式配电局限,将变压器、进线母联、SVG/APF、UPS主机、UPS输入输出柜、馈线柜并柜摆放,外形紧凑整洁,可显著降低占地面积,提升IT出柜率,为数据中心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全链路母线预制化,全镀锡处理;一体化整体交付方式,工程交付周期缩短30%以上;模块化UPS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HECO高级旁路模式下,整体供电链路效率高达98.1%;全景电信号就地实现数据采集,全链路实现可视化监控。以一个2.5MVA数据中心为例,采用一体化电力模块后,配电间面积可减少30%,主机房面积得以扩大,可多部署12台IT机柜,估算年租赁收益增加72万元。

科士达房间级25~120kW及列间级25~70kW全变频氟泵间接蒸发冷精密空调: 将充分利用自然冷源、柔性机械制冷、WUE≈0这些特性无缝整合,CLF低至0.11。凭借集中式冷凝器,又能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风冷室外机选址难的问题。科士达AI热管理系统通过精准预测热负荷数值,针对性的对空调群组下发实时调度指令,在确保温场稳定的前提下,实现空调群组整体能效的动态调优。

持续聚力:“光储充+数据中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设定了到2025年底的目标:国家枢纽节点的新建数据中心使用绿色电力的比例需超过80%。与此同时,根据国家标准《绿色数据中心评价规范》,建议绿色数据中心在自有场所建设电池储能等储能系统,以参与电网的削峰填谷工作。科士达融合数据中心、储能、光伏、充电桩四大业务板块,为用户提供量体裁衣的光储充”+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行业规范,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集装箱大储可为数据中心建筑乃至园区提供移谷补峰和峰谷套利;光伏+工商业储能,可为园区充电桩、消防、应急照明等设施供电,提升绿电自发自用的比例,如有余电还可与科士达电力模块实现联合供电,助力扛峰。


在AI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前,科士达将与行业伙伴紧密合作,勇敢迎接智能计算的新浪潮和挑战。我们将不断追求创新,致力于提供稳定可靠、灵活扩展、环境友好的数字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我们的目标是推动产业向数字化和低碳化转型,激发算力的无限可能,并全力支持在新形势下构建更绿色、更高效的高密度计算基础设施,迈向新的高峰。



责任编辑:林火火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技互联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合作伙伴
PAT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