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刷量疯狂,网友纷纷@国家税务总局

2020-07-15 17:29   来源: 腾讯网

   

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孙之升认为,直播带货想要走得长远,行业主体要加强售前、售中和售后管理:主播增强法律意识和对商品的认知;运营机构把好商品质量第一关;平台严格审核商家及商品资质,做好售后服务。

直播带货火了。

大小网红、明星素人、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等纷纷加入,为各类产品“代言”。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达2.65亿,占网民总数近三成,今年一季度的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

疫情期间,传统消费和产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直播带货逆势增长,成为助力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作为新生事物,直播带货也未能逃脱发展初期泥沙俱下的局面。数据造假、违规直播、产品质量不过关、售后服务难保障等成为消费者投诉重灾区。

记者实测发现,95元可买“万人围观”,不到一分钟,直播间观看量从4000多增长到10000多。

不少闻讯而来的商家和机构匆匆入场,却发现热闹不属于他们:商家卖不出货,机构赚不到佣金,两败俱伤,甚至可能面临税收问题。

这样的直播带货能走多远?

造势:95元,买“万人围观”送8万点赞

“专业官方一手渠道业务,真实有效,全网低价,抖音、快手,粉丝、点赞、评论、直播弹幕、直播人气等业务,第一次下单免费。”一个名为某平台卖货直播群的QQ群里,不时有人发着类似广告。

直播带货风口下,直播间能吸引多少粉丝,获得多少流量成为衡量主播人气的关键指标。成为一名带货主播需要几步?如何快速获得超高人气?

7月3日至8日,记者就入驻条件、直播间人气购买等问题对拼多多、淘宝/淘宝主播、小红书、抖音、快手等5家有直播带货功能的App进行了实测。

实测发现,除拼多多可在个人信息显示“未认证”时开启直播外,其他4家均需先进行实名认证;抖音、小红书、快手等3家实名认证后需满足粉丝量、作品数、相关资质等条件才可进行直播带货;淘宝可通过“一键开通直播权限”选项快速开通直播。

其中,拼多多在账户实名认证栏目显示“未认证”时,即可点击“聊天”版块的“我要直播”图标开始直播,添加平台已上架商品进行讲解。

在淘宝App,记者搜索关键词“主播入驻”,在弹出的入驻指南页面点击“个人主播”,指南显示入驻共有申请门槛、审核、新主播考试、权限开通等4项流程。

同时,页面底部还设有“一键开通直播权限”图标。记者点击该图标,通过人脸识别认证后选择直播开店,完善小店昵称等信息后,页面显示入驻成功,推荐下载淘宝主播App进行直播。随后,记者下载并登录淘宝主播App,添加商品和店铺信息后成功开启直播。

直播间有了,人气哪里来?

实测中,记者在淘宝搜索“直播涨粉”,随机选择了4家店铺咨询,客服均让记者加微信详聊。添加微信后,其中一名客服问是否需要直播间观看量,记者询问详情,对方称快手、抖音、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可买,价格不一,可持续3至4小时。

“淘宝1万观看量160元,拼多多1万观看量180元。”

当被问到观看量是真是假时,对方回复“都是假的”。记者表示担心被平台查出来,该客服称:“你放心,没有任何问题,做的客户多了去了。不封顶,买1000万个都行。”

另一客服则称淘宝1万观看量只需95元,还送8万点赞,持续到直播结束。此外,在前述QQ群里,记者发现有人提供刷量套餐服务,包括小试牛刀套餐、网红套餐、必备真人套餐等多种选择。记者分别为此前新开通的淘宝和拼多多直播间下单了1万观看量。

在淘宝直播间,记者将直播链接发送给上述客服后,半小时内观看量破万,点赞超3万,但无一条留言互动。在此期间,记者问客服,能不能再快点,对方回复“1”,此后不到一分钟,直播间观看量从4000多增长到10000多。记者用另外一个账号进入直播间,发现所添加商品能点击购买,并成功下单。在拼多多直播间,记者将直播链接发送给客服后,观看量在一小时内破万。

直播观看破万,点赞超3万。 淘宝截图

直播观看量破万。 拼多多截图

有人帮忙刷量,还有人手把手教你自己刷量。

“直播上人气、控场,自动访问小黄车……”在搜索引擎输入“直播带货涨粉”“软件”等关键词,记者找到一款“云控系统”的广告,号称“直播运营人员必备秘密武器”。

“云控系统”广告。 搜索引擎截图

记者添加广告中的微信后,一名“杨经理”发来该系统的操作说明视频,并介绍称:“咱们这个是抖音矩阵玩法必备神器,直播间互动、刷礼物、加粉丝团、查看小黄车,不封号,不上限。”

“杨经理”进一步解释,此系统为一机一号一IP,可在直播时分批涌入直播间进行互动,添加购物车,不易被封号。

“你用这个系统操作,就可以在直播带货的时候看到‘多少多少人正在排队购买’;还可以提前设置好话术文本,例如主播预计在哪个时间点说‘喜欢就扣1’,然后就会有人员进去分批扣‘1’。”

当记者询问是否可用于抖音外的平台时,对方称不行,那样容易出问题。

“880元1控(1控为一个系统),10控给到468元的单价,1000控单价120元。90%以上的客户都在用这种系统,我们有个客户买了1000控,卖黑枸杞的,说要把某平台市场垄断。”

入场:主播很惊讶,“怎么我直播间还有一个活人”

直播带货日益火热,一群站在“门外”的人迫不及待,纷纷入场,不曾想等待他们的可能是亏损、索赔、纠纷。

平时,李阳经常在抖音上看别人直播带货。

“商家、优质商品、低廉价格、拥有数万粉丝的主播”,这四要素是他对正规直播带货的理解。

“我们有货源优势,正好符合直播带货利润低、货量大的特点。”原本就从事电商行业的他和拥有服装厂的朋友一拍即合,李阳负责联系专业公司为其直播带货。

“2万元,安排10个拥有粉丝30万以上的主播,月播40场”,几经挑选,李阳选择了蚂蚁创客(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后称蚂蚁创客)。4月中旬,他与对方签订合同。5月1日,30件服装样品被发往北京。

蚂蚁创客收到产品后,李阳便开始催促对方安排直播,左等右等,直播迟迟未开始,“我就怕过季了,都是夏天的衣服,现在正好卖”,发微信、发语音、打电话,他变换着方式催,开始几乎每天都联系,后来怕对方烦,两三天问一次,“最后给我安排了两场试播。”

5月21日的试播让他大跌眼镜,“那天在直播间里,我进去给主播点了个赞,那人当时很惊讶,说‘怎么我直播间还有一个活人’。”李阳想不通,有几十万粉丝的主播直播时怎么就几个人在看,最多时涨到400多人,几乎没人留言,也没人下单,他甚至怀疑直播间里是“机器人”,“一件衣服也没卖出去。”

在李阳与蚂蚁创客业务员的聊天截图里,记者看到,当被质疑直播间人少时,业务员回复称:平台限流,我们正在准备购买流量进来。

为了这40场直播,李阳备了不少货,“几万元的货加上储备布料一共十几万吧。”他回忆,蚂蚁创客此前在描述直播效果时,称一个达人一般能跑到300单左右,让其放心,但签完合同后又一直没给他安排直播,有时会解释是因为平台限流。

李阳感觉自己被骗,“我上网一搜发现不少人投诉要退款”,他也开始跟着要求退款,并联合其他维权者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7月3日,记者粗略统计发现,像李阳一样有类似遭遇的商家还有数十位,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聚投诉、黑猫投诉等平台上的相关投诉至少达45条,要求退款从1万到3万元不等,其中部分投诉显示“处理中”或“已解决”。

蚂蚁创客相关投诉。 聚投诉截图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网和天眼查显示,蚂蚁创客是一家大数据精准营销服务商,恒大基业(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恒大基业)持有其90%的股权,为其控股股东。

李阳所在的维权群里,有商家给记者发来一份《关于近期蚂蚁创客负面舆论的严正声明》,落款为恒大基业。该声明称,相关负面舆论已严重侵害其公司与蚂蚁创客的合法权益,会对蚂蚁创客公司进行全面调查,对存在过错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暂停蚂蚁创客公司的部分相关业务。同时将责成相关部门妥善处置所有客户的售后问题,给予合理解决方案。

7月7日,恒大基业公关处理人宫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直播带货相关争议事宜正在处理中,目前与他们存在争议的商家大概有40家,大部分符合解约条件的在协商退款中,“很多已经退了。”

针对李阳所述情况,宫先生称,蚂蚁创客为其安排的40场直播已全部播完,并向记者提供了相关后台数据截图,包括直播价、商品上下架时间、直播销量等。记者整理截图发现,5月16日至22日,李阳供货的商品上架31次,仅在5月21日售出2件。

7月8日,记者联系到蚂蚁创客相关业务员。对方解释称,直播平台无回放功能,只能提供后台数据截图证明已直播过,“确实播过,只要显示在时间内,就是播过。”

对此,李阳予以否认,称除了两场试播,蚂蚁创客从未告知过他还有其他直播,同时表示,5月21日售出的2件衣服很快就被退单,并给记者发来退款记录截图。

在双方签订的《蚂蚁创客直播服务协议》中,记者看到,协议于4月18日签订,蚂蚁创客承诺为李阳安排10个30万粉丝以上的达人主播,月直播40场,上线时间10-15天,除收取20000元服务费,蚂蚁创客方还会根据客单价收取15%佣金。

《蚂蚁创客直播服务协议》。受访者供图

对于此次争议事件,宫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承认有自身原因,如疫情期间总公司没有进行指导和监管,蚂蚁创客自行开发市场。

宫先生介绍,恒大基业此前不知道直播带货事宜,直到有客户因争议闹到公司,方才知晓此事。他告诉记者,蚂蚁创客从疫情期间才真正开始做直播带货,“年前有想法,疫情时好多客户提出诉求,又加上本身有高粉达人和网红资源,(蚂蚁创客)负责人就做了。”

现实总不如想象中美好。宫先生认为,从公司角度而言,在直播带货中,他们的身份属于“嫁接者”。

“小商家找不到网红,网红也不愿意去找小商家,我们实际是中间一个嫁接者,结果商户从我们这里退款走了,主播也把钱拿走了,最后把我们架这儿了。”宫先生称,公司现已停止直播带货工作。

规范:管“死”直播带货,还是养“活”行业生态

惨淡的成交数据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李阳和蚂蚁创客们的直播带货热梦,同样感到心凉的还有一批成交数据“太漂亮”的商家。

近两月,不少电商商家都提心吊胆,为的是一则风险提示。

北京等地从事电商行业的网友反映,接到一则来自税务部门的风险提示,称其“申报的销售收入与电商平台统计的销售收入差异较大”,并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自纠。

相关消息传出后电商圈沸腾了:这是要补税吗?刷单的怎么办?

网传风险提示。 知乎截图

7月7日,记者拨打北京市12366纳税服务热线,接线人员表示近期收到了纳税人关于风险自查的反馈,但没有接到正式文件。该人员透露,6月24日接北京市税务局通知,受疫情影响此项工作暂停,近期不再安排。

这一消息引发的波澜并未停息。听说身边已有人接到上述风险提示,开网店的王勇整日寝食难安。他告诉记者,自己刚开店时刷了不少单。

“刷单是为了提升销量,提高排名,让用户在平台的前几页就能浏览到你的商品,”王勇坦言,“感觉大家都在刷,你不刷就无法和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次风险提示给了他一记当头棒喝,他算了算,把刷单的税补上,自己的店可能就要倒闭了。

传统电商尚且如此,那些被质疑“一场直播没有几个亿都不好意思发战报”的直播电商更是被当成重点监督对象,网友纷纷“帮”其@国家税务总局。

另一方面,有声音认为,现在的直播带货“刷单是死,不刷单是等死”,此次补税风波使得这一困境凸显。

中国广告协会会长张国华指出,为提高影响力和收入,一些商家、主播或机构刷粉丝数据、销售量,这是电商行业常见的虚假现象。如果不制止,让这种造假大行其道,渐渐失去消费者信任,行业本身很可能会自取灭亡。

近日,有规范率先向此类乱象泼出了“冷水”。

6月24日,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下称《规范》),7月1日起实施。《规范》对直播电商涉及的商家、主播以及网络直播营销平台等各类角色、行为作出定义,并对刷单、炒信、虚假宣传、主播实名认证等问题进行明确规范。

张国华表示,《规范》出台的初衷是尽量帮助各参与主体少走弯路,使消费者少受损失。下半年中国广告协会将推出黑白榜单,曝光网络直播营销中存在问题的主体,建立良币驱逐劣币的行业机制。

为规范监督直播带货相关主体的不良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人民网上线了“直播投诉平台”,助力解决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的维权难问题。

“直播带货作为新生事物,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风口,很多人就以为谁都可以做,不需要了解什么,但其实是有风险的,”张国华说,“这本质上和其他投资一样,进入时需理性判断,做好调研。”

以蚂蚁创客为例,在反思此次争议事件时,宫先生提到,业务员在谈合作过程中作出过多不切实的承诺,“把话说得太满,保证可以卖出去多少货,夸大了实际效果。”

而在直播带货的重要环节——选品上,蚂蚁创客的带货实践也碰壁不少。宫先生称,有些商家的产品没有上架是因为属于三无产品。他解释称,恒大基业接手相关事宜后,在后续调查中,他发现,公司业务员与商家对产品资质不够重视,有的仅口头核实资质问题,等到直播时才发现产品无法上架。

“对于‘小白’商家来说,他想蹭这波热度,就跟业务员说,我的货你放心,特别好卖,业务员为了成交,也会说有很多百万粉丝的达人,这两个人一碰就成了,商业互吹,彼此都相信了。”

对此,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孙之升认为,直播带货想要走得长远,行业主体要加强售前、售中和售后管理:主播增强法律意识和对商品的认知;运营机构把好商品质量第一关;平台严格审核商家及商品资质,做好售后服务。

“直播带货也要带‘法’。”也有专家认为,行业规范、主体自律还不够,呼吁进一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直播带货进行“硬约束”。

毋庸置疑的是,不论是行业规范、主体自律、政府监管还是法律约束,这盆冷水都不是要管“死”直播带货,而是要养“活”行业生态。


责任编辑:七七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技互联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合作伙伴
PAT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