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进人退”路更宽

2020-09-16 11:36   来源: 互联网

洱海作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的母湖,是大理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大理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魅力所在。近年来,大理市开始实施洱海生态走廊建设工程,努力将生态走廊建设成为大理最美丽的名片,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绿色"遗产"。

位于大理市下关镇杨南溪与大理镇凯村码头之间的洱海生态走廊全长129公里的干道是"怀"的。这条公路靠山靠水,视野郁郁葱葱。






洱海生态走廊"也可称为"生态监测走廊",因为它的建设加强了我们对洱海的监测和管理,形成了洱海的最后一道屏障。洱海生态走廊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熊英立介绍说,大理市依托保护洱海的主线,在洱海建立了五大污染防治体系。环湖生态缓冲系统的建设,即生态走廊的建设,是整个洱海保护体系的最后一条截留防线,也是洱海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据报道,该生态走廊建设项目全长156.08公里,主线129公里。湿地试验场将在洱海流域建立5个生态环境研究试验点、洱海水生态系统综合研究试验场、洱海河口湿地可持续发展试验场、洱海当地水生动物繁殖恢复试验场、洱海水生植物苗圃试验场。

在整个生态廊道工程设计过程中,遵循‘生态优先,生态安全,统筹规划,系统管理’的设计原则,围绕‘净化入湖污染,改善洱海水质,保障水源安全,改善洱海生态’的目标,遵循自然演替规律,采用‘人退湖’规律,划定环洱海圈层保护体系,构建环洱海生态安全格局。"根据"生态廊道"的总体规划和要求,通过永久迁移绿线内的居民和其他人为干扰源,修复完善受损的湖滨缓冲区,恢复自然生态功能;通过建设湖口,沟渠湿地清除污染物,通过生态和景观功能建设,形成环洱海连续截污带,构筑生态屏障

在过去,它是‘人进出湖’,但现在是‘人回到湖里’。熊英立说,生态走廊遵循"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涵盖生态保护、旅游、娱乐、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希望大家能看到这里的发展变化。

据介绍,生态廊道建成后,可以有效减少入湖污染负荷,改善洱海水质,建设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改善洱海的生物多样性和洱海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责任编辑:iiihyt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技互联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合作伙伴
PATNERS